偈十六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58:53诗人:释行瑛 |  朝代: 宋代 |  17

上不见天,下不见地。
把定咽喉,何处出气。
江南江北,绝毫绝釐。
东土西天,成团成块。
释迦弥勒,尚自瞒盱。
临济德山,如何拎议。
衲僧家,没巴鼻,却唤六双为十二。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上不见天,下不见地。
把定咽喉,何处出气。
江南江北,绝毫绝釐。
东土西天,成团成块。
释迦弥勒,尚自瞒盱。
临济德山,如何拎议。
衲僧家,没巴鼻,却唤六双为十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偈十六首》是宋代佛教禅宗宗师释行瑛创作的。它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表达了禅宗修行的境界和境地。

全诗通过短小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入定后心境的状态。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形容修行者在冥想中超脱尘世,只专注于内心。把定咽喉,何处出气,提醒修行者将心神集中在呼吸之间,借此达到寂静的境地。

江南江北,绝毫绝釐,东土西天,成团成块,这些词句形容了修行者超越了地域和顾虑,将一切分界都统一在内心的境地。释迦弥勒,尚自瞒盱,是指修行者达到了超越佛教教义的境地,不再受限于传统信仰的束缚。

临济德山,如何拎议,衲僧家,没巴鼻,却唤六双为十二,这段描写表现了修行者对禅宗学者和传统僧侣的不以常理而言,他们不拘泥于传统规矩,自由自在地行走于世俗与禅宗之间。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质朴的词句,诗人描绘了修行者超脱尘世的状态,表达了寻求内心宁静与解脱的愿望。这首诗词对于理解佛教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境界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hi-liu-shouvys.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