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濛濛,雨濛濛,芍药花开湿嫩红。
我今灌沐诸如来,人间天上起清风。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三十八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濛濛,雨濛濛,芍药花开湿嫩红。
我今灌沐诸如来,人间天上起清风。
译文:
迷蒙的雾气,飘洒的雨丝,芍药花湿润嫩红。
我今沐浴如来慈悲,人间和天上都吹起清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象,烟雾弥漫、细雨纷飞的时刻中,芍药花嫩红欲滴。诗人以此为引子,表达了自己接受佛陀智慧的心境。他说自己现在沐浴在如来的慈悲中,感受到佛陀的加持,从而在人间和天上兴起了一股清新的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烟雨芍药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和感激之情。烟雨的笼罩和芍药花的湿润嫩红,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新的氛围,使人感到宁静与安详。诗人将自己比作芍药花,沐浴在佛陀的慈悲之中,感受到如来的智慧与力量,从而在世间和天上引发了一股清风。这股清风象征着净化和启迪,使人们感受到佛法的力量和智慧的指引。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解脱的向往,给人以心灵的安宁和超脱尘俗的感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ong-san-shi-ba-shoud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