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四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6:43:23诗人:释如净 |  朝代: 宋代 |  18

金刚宝剑入红炉,煅出杨岐三脚驴。
到处沙场鏖死战,髑髅交衮血糢糊。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三十四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金刚宝剑入红炉,
煅出杨岐三脚驴。
到处沙场鏖死战,
髑髅交衮血糢糊。

译文:
坚固的金刚宝剑投入炽热的红炉,
铸造出一匹名叫杨岐的三脚驴。
他在各处沙场上英勇战斗至死,
骸骨堆积如山,血肉模糊不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沙场征战中的残酷和悲壮。金刚宝剑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和勇气,被投入红炉中煅烧,象征着战士们在战斗中的磨砺和锻造。杨岐三脚驴则代表了战场上的战士,他们勇猛无畏,为了国家的利益奋勇杀敌,但最终却只能在沙场上饮马长江,壮烈地牺牲。诗中的髑髅和衮血糢糊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状和血腥场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牺牲。金刚宝剑和红炉的形象给人以坚韧和锻造的感觉,表达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无私奉献和勇敢无畏。杨岐三脚驴的形象则寓意着战士们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骸骨和血糊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场的惨状,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反思。整首诗以简练的词语勾勒出战争的残酷现实,表现了作者对战士们的敬意和对战争的深思。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诗词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可怕和无意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ong-san-shi-si-shouhkx.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