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4:15:04诗人:释绍昙 |  朝代: 宋代 |  13

拘尸罗城,娑罗双树。
死款难翻,贼身全露。
引得波旬。
丛然笑舞。
后代儿孙口似椎,有屈谁伸诉,山花点滴啼红雨。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偈颂一百零二首》

拘尸罗城,娑罗双树。
死款难翻,贼身全露。
引得波旬,丛然笑舞。
后代儿孙口似椎,
有屈谁伸诉,山花点滴啼红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佛教僧人释绍昙创作的一首僧歌。整首诗描绘了人世间的痛苦与不平等,并表达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诗中的“拘尸罗城”和“娑罗双树”是佛教中的象征物,代表着人世的纷扰和世间的诱惑。死款难翻,贼身全露,意味着人们无法摆脱命运和痛苦的束缚,真实的本性也被揭示。

“引得波旬,丛然笑舞”中的“波旬”指的是魔王,象征着罪恶的存在。他被这种苦难和不平等所吸引,嘲笑人们的不幸,舞蹈欢快。

“后代儿孙口似椎”表达了辛勤劳作的人命运的艰难,他们的艰辛与忍耐却得不到公平对待和解脱之道。最后两句“有屈谁伸诉,山花点滴啼红雨”意味着人们已经变成了椎木,无法抗争,只能默默承受痛苦。山花点滴啼红雨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整首诗运用了佛教的象征意象,诗意深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苦难和无奈。同时,它也呼唤人们要关注社会的不公,争取平等和正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ong-yi-bai-ling-er-shoua6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