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5 22:13:02诗人:释绍昙 |  朝代: 宋代 |  15

奴颜婢膝走人间,羞见羊裘七里滩。
文叔虽为天子贵,子陵只作故人看。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释教大师释绍昙所作,该诗表达了对人世间身份地位的反思和对世俗尊卑的颠覆。

中文译文:
俯首奴仆走人间,
羞见羊裘七里滩。
文叔虽是天子重,
子陵只为故人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以自身为主体,表述了作者拒绝沉浸于世俗身份地位的态度。诗中用“奴颜婢膝”形容自己,暗示了自愿低下头颜、屈从于世俗尊卑之下。作者感到羞耻,不愿在羊裘七里滩等庸俗之地展现自己的身份。诗中提到“文叔”和“子陵”,他们分别指的是宋仁宗和秦始皇,两人在历史上地位尊崇,拥有着天子的尊贵。然而,虽然宋仁宗地位高贵,但他依然是讲道义、修身养性的人;而秦始皇虽然是天下的统治者,却只是作者眼中的故友。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强调了作者对于世俗地位的蔑视和对人品道德的注重。整首诗以反讽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对于身份尊卑的看法,并倡导人们切勿被成就和地位所迷惑,应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这首诗词对于宋代社会的价值观和人们对于尊卑观念的批判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它鼓励了人们深思自己的行为和品行,不应因为地位和成就而自得,而是应着眼于个人修养的提升和道德的追求。这种价值观与释教思想相契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思想,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ong-yi-bai-ling-er-shouuua.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