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无间,动静一源。
瞥然而往,瞥然而还。
大方无内无外,管甚新年旧年。
归来偃卧青松下,只这些儿妙不傅。
作者介绍
释慧性(一一六二~一二三七),号无明,俗姓李,达州巴渠(今四川宣汉东北)人。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祝髮,束包南游。首谒佛照光,又造松源崇岳座下。出世蕲州资福寺,越两年,迁智度寺。后歷住南康军庐山归宗能仁、开先华藏、栖贤宝觉、平江府阳山尊相、寿宁万岁等寺。理宗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六。爲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有《无明慧性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顔汝勋撰《塔铭》。 释慧性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之诗合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一百零一首》
中文译文:
往来无间,动静一源。
瞥然而往,瞥然而还。
大方无内无外,管甚新年旧年。
归来偃卧青松下,只这些儿妙不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佛教禅宗大师释慧性所作,以独特的诗意表达了禅宗的思想。
整首诗以禅宗思想为中心,表达了生活中的动静、内外、新旧与禅修的关系。作者运用禅宗的方法来观察生活,表现了往来无间、动静一源的境界。瞥然而往,瞥然而还,意味着生活中不论是外在的行走,还是内在的思维,都是短暂而瞬间的,同时也表达了禅修者观照世界的眼光。
接着,作者表达了“大方无内无外”的境界。大方指的是宽广无私,无内指的是没有私欲和执着,无外指的是没有分别和界限。在这样的境界下,作者宣示了对时间的超越,不受新年和旧年的牵绊。
最后,作者以归家偃卧青松下的场景,表达了禅修到达的高境界。“只这些儿妙不傅”,表明作者觉悟到了人生中不被物质和功名所束缚的真实和妙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运用禅修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以简洁凝练的文笔,揭示了生活的平凡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引领人们超越现实的束缚,追寻内心的真实与自由。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ong-yi-bai-ling-yi-shouo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