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3:49:21诗人:释心月 |  朝代: 宋代 |  10

山遥海阔古兰若,月白风清老比丘。
万象森罗总宾客,相逢莫不小低头。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景象,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以及佛教思想的元素。

诗意:
这首诗词以山青、海阔、月白、风清等自然景观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古兰若般的山水境界。诗人自比为老比丘,象征着一位虔诚的佛教僧侣。他表达了万象森罗、众生平等的佛教思想,认为所有的客人相遇时都应该谦虚谨慎,彼此示以尊敬和礼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展现了作者的修行心境和对人际关系的敬重之情。通过山遥、海阔、月白、风清等描写,诗人创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一种平和宁静的美好感觉。

诗中的"古兰若"象征着佛教中的极乐世界,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而"老比丘"则代表了一个虔诚的修行者,通过自我比喻,作者表达了对佛法的坚守和对清净境界的追求。

诗中的"万象森罗"强调了众生的众多形态,意味着万物皆有佛性,平等而且互相依存。而"相逢莫不小低头"则传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态度,强调了谦逊和尊敬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教思想的领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尊重、谦卑、平等的价值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超越尘世的美感,同时思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怀有的态度和修养。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ong-yi-bai-wu-shi-shoust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