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8 12:28:35诗人:释绍昙 |  朝代: 宋代 |  20

无辨古今眼,有辨古今舌。
说得十分真,何如见得彻。
见得彻,耿耿心灯夺夜寒。
年年宴赏元宵节。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昙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绍昙的一首诗词作品。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与历史的思考和观察。

诗词中文译文:
无辨古今眼,有辨古今舌。
说得十分真,何如见得彻。
见得彻,耿耿心灯夺夜寒。
年年宴赏元宵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古今之辨的思考为主题,作者通过眼观和舌辨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今之间的真实性的疑问。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诗的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眼睛的怀疑,他认为眼睛无法辨别古今的真相。然而,他相信舌头有能力辨别古今的差异,因为舌头可以说出真实的言辞。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真实才能让人看清事物的本质。当我们能够透彻地看待事物时,我们的内心会像一盏明灯,驱散黑暗的夜寒。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元宵节的喜爱。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宴会并观赏元宵。这里作者以元宵节来象征人们对真实的追求和欢庆,意味着只有通过找到真实,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呼吁人们要有辨别古今真实的能力,要以真实的眼光审视世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真实的追求和对元宵节的喜悦之情。它简练而深刻地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展示了宋代佛教思想和文化的特点。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ong-yi-bai-yi-shi-qi-shoul1i.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念奴娇
卢炳
晚天清楚,扫太虚纤翳,凉生江曲。四愿青冥天地阔,惟有残霞孤鹜。山气凝蓝,汀烟引素,竦竦浮群木。白蘋风定,波澄万顷寒玉。时有一叶渔舟,收纶垂钓,来往何幽独。短发萧萧襟袖冷,便觉都无袢溽。曳杖归来,夜深人悄,月照鳞鳞屋。藤床一枕,迥然清梦无俗。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