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4:05诗人:释绍昙 |  朝代: 宋代 |  11

六月苦炎热,蜡人何似生。
火云烹得解,解后却完全。
堪笑云门老,杲制风颠,通身臭汗。
微凉生殿阁,打失鬼精魂。
要会诸佛出身处,驴年驴年。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绍昙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盛夏的酷热天气,以及人们在高温下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烦恼和生活困境的颇为幽默的态度。

诗意:
六月的酷热让人难以忍受,仿佛蜡人一样无法活动。炎热的火云将人们煎熬得筋疲力尽,但解脱后却感到完全无力。这时候,云门老和风颠都不禁发笑,因为他们通身上下都被臭汗所湿透。微凉的殿阁给人带来一丝凉爽,但却无法驱散鬼魂的恶气。要想知道诸佛的出身,只有等到驴年驴年才能明了。

赏析:
这首诗以夏季酷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痛苦和无奈。作者运用夸张和幽默的手法,将人们的状况与蜡人相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因高温而无法动弹的感受。诗中的云门老和风颠则以他们的笑声,表现出对这种状况的一种调侃和无奈。作者通过描绘微凉的殿阁和鬼魂的出现,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氛围,使整首诗更加丰富有趣。

最后两句诗以一种谐音的方式,暗示了要了解诸佛的出身需要等待到驴年。这种幽默的结尾,让整首诗充满了玩味和思考的余地。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夸张和幽默的手法,通过对酷热天气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烦恼和生活困境的一种淡然态度,给读者带来了一丝清凉和欢乐。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song-yi-bai-yi-shi-qi-shouvm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