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董宰读书轩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1 13:25:25诗人:方大琮 |  朝代: 宋代 |  21

坐衙弹琴和且平,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轩窗尘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此殆文吏非书生。
君非异人何能匀,吏事不废心转清。
牒纷案聚判笑走,庭空吏散诗句成。
尝闻欧公居夷陵,日讨故牍繙研精。
金陵宰鄞政心礼,天津客已愁鹃鸣。
怀哉尹君古道,请把此案为商评。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寄题董宰读书轩》是宋代方大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坐衙弹琴和且平,
退衙读书锵有声。
琴声书声两相和,
和气散作花满城。
示知言游不可作,
雅俗二者难兼行。
曩余不敏坐此处,
轩窗尘土安有名。
堂前薇花寂寂笑,
此殆文吏非书生。
君非异人何能匀,
吏事不废心转清。
牒纷案聚判笑走,
庭空吏散诗句成。
尝闻欧公居夷陵,
日讨故牍繙研精。
金陵宰鄞政心礼,
天津客已愁鹃鸣。
怀哉尹君古道,
请把此案为商评。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方大琮寄给董宰的,描述了董宰读书的情景以及与琴声相和的场景。诗中表达了学者与官员之间的矛盾和难以兼顾雅俗之间的困境。作者自称不够聪明,坐在这个安静而尘土飞扬的读书之处,感叹自己的不足。诗中提到了堂前的薇花,表明这里并非书生之地,而是文吏的工作场所。作者称赞董宰非同一般,能够在忙碌的官场中保持心灵的纯净,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和学问。最后,作者把这篇诗词献给了董宰,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评价和指点。

赏析:
诗词以描写董宰读书的情景为主线,通过音乐的琴声和书声相和的形式,表达了学者与官员之间的矛盾与难以兼顾的困境。琴声和书声的和谐象征了学问和官场的和谐,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种和谐的向往。诗中使用了富有音乐感的描写手法,如“锵有声”、“琴声书声两相和”,使整首诗词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感。作者通过自称不够聪明,寄托了自己对学问的渴望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最后,作者向董宰请教,并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扬。

整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学问和清廉官员的推崇,以及对官场中纷繁琐事的厌倦和对纯粹学问的向往。它既揭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也展示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ti-dong-zai-du-shu-xuan.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潇湘八景画·洞庭秋月
朱瞻基
洞庭秋水清彻底,岳阳城头月初起。巴山落影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须臾素景当瑶空,寒光下烛冯夷宫。云梦微茫冰鉴里,沅湘浩荡玉壶中。霜华初飞风浪息,万籁无声夜方寂。仿佛湘灵汗漫游,虹桥直跨天南北。但见鸥汀与鹭洲,折苇寒莎带浅流。缟衣纶巾湘中老,高歌取醉岳阳楼。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获隽公车
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