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3 01:00:14诗人:释智圆 |  朝代: 宋代 |  22

冷淡杳难群,幽趣唯吾识。
高情薄云汉。
清谈润金石。
不学浮世人,奔名竞雕节。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

冷淡杳难群,
幽趣唯吾识。
高情薄云汉,
清谈润金石。
不学浮世人,
奔名竞雕节。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寺庙中的两位上人的赞赏和敬意。诗中描绘了这两位上人的品性和修行状态,强调他们超凡脱俗、不受尘世浮华的干扰。作者认为他们冷静淡泊,与众不同,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他们的高尚趣味。他们的情感高洁纯净,像云彩一样轻薄而高远,他们的言谈举止如润泽金石一般,富有智慧和内涵。与那些追逐名利、争相攀比的世俗人相比,他们并不追求虚荣和浮华,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修行和精神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两位上人的品性和修行境界,展现了他们与世俗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冷漠和对精神追求的崇尚。他们的高情趣和清谈使他们超越了尘世的琐碎和浮躁,与之相比,世俗人的追求变得苍白无力。诗人用简练的文字展现了对这两位上人的敬佩之情,也提醒了读者应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超越物质的追逐,寻求真正的精神满足。这首诗词以深邃的意境和简练的表达,传达了对精神追求的崇高追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境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ti-fan-tian-sheng-guo-er-si-jian-jian-zhao0u9.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龙泉
陈造
神龙媚此清浅居,欻然腾陵行太虚。越已倚赖龙沾濡,频年岁事胜三吴。到仁一视无戚疎,置彼此及心缺如。嗟龙自伐端欺予,淮南之民如渴乌。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士农工商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