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分宜李克明上舍高居二咏·不碍云山楼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47:33诗人:杨万里 |  朝代: 宋代 |  21

想见謪仙裔,卷帘双眼寒。
云山千叠碧,飞舞入栏干。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寄题分宜李克明上舍高居二咏·不碍云山楼》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想见謪仙裔,卷帘双眼寒。
云山千叠碧,飞舞入栏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克明居高临下的住所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人想象着自己能够见到仙人的后代,他们眼神冷冽,仿佛卷帘的寒风。云山连绵起伏,苍翠如碧,仿佛在舞动进入栏干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杨万里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李克明的高居之所。诗人通过运用意象和形容词,将李克明的住所描绘得如此美丽壮观。诗中的“謪仙裔”指的是仙人的后代,这是诗人的幻想,表达了他对李克明高尚的品质和仙人般的境界的向往。诗人用“卷帘双眼寒”来形容謪仙裔的眼神,给人一种神秘而冷峻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连绵起伏的云山,以及它们苍翠如碧的颜色,仿佛在舞动进入栏干之中。这种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美妙景色和宁静氛围。

整首诗词通过对李克明高居之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意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神秘和幻想的色彩,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思考空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ti-fen-yi-li-ke-ming-shang-she-gao-ju-er-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