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则天然与性俱,执柯何必远求欤。
父兄行已一家法,圣哲傅心万卷书。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题洪氏永则轩》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则天然与性俱,
执柯何必远求欤。
父兄行已一家法,
圣哲傅心万卷书。
诗意:
这样的事物本来就与人的本性相一致,
何必远去追求握住那条柯杖呢。
父兄行为已经是我们家族的准则,
圣人和哲人的教诲才是心灵的万卷书籍。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感悟。作者认为人的天性本来就与自然界的规律相一致,人们无需刻意追求或远离某种外在的事物,而是应该从内心与本性出发,与天然的道相一致。柯杖在这里象征着外在的名利和功利,作者提出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思考。诗词中还提到了父兄的行为作为家族的准则,强调了传统和家族价值观的重要性。最后,作者提到圣人和哲人的教诲,将其比喻为心灵的万卷书籍,强调了修身养性和学习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与自然、传统和知识的关系的思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作者呼吁人们应该顺应天然,追求内心真实和道德修养,同时也强调了传统价值观和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传递了一种深邃的哲理,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ti-hong-shi-yong-ze-xu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