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章安禅师塔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6 17:07:53诗人:释智圆 |  朝代: 宋代 |  10

祖师坟塔在天台,雨坏风摧事可哀。
香火无人空有迹,夜深明月照苍苔。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诗词:《寄题章安禅师塔》
朝代:宋代
作者:释智圆

中文译文:

祖师坟塔在天台,
雨坏风摧事可哀。
香火无人空有迹,
夜深明月照苍苔。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寄题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章安禅师塔的思念和对墓地荒凉状况的感叹。诗中描绘了天台上的祖师坟塔,受到雨水和风的侵蚀而逐渐破损,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悲哀。香火已经无人照料,只留下了痕迹,墓地的荒凉与寂静在夜深人静时被明亮的月光所照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师塔的深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塔身受雨水和风的侵蚀,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香火无人,反映了人们对禅师的遗忘和尊重的缺失。夜深时的明月照耀苍苔,给人一种寂静和悠远的感觉,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静止和墓地的孤寂。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通过描写墓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禅师的尊敬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它让读者在寂静的夜晚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引发共鸣。诗中的明月照耀苍苔的场景,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使人们思考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塑造破损的塔身、荒凉的墓地和明亮的月光,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悲哀。它通过凝练的意象与韵律,唤起读者对生命短暂和人事易逝的共鸣。同时,它也通过墓地的荒凉和月光的温柔,给人带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境界的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ti-zhang-an-chan-shi-ta.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送友赋得玉钩斜(在扬州·炀帝葬宫人处)
张绅
右屯将军猛如虎,十二离宫罢歌舞。宫中佳丽三千人,半作玉钩斜上土。秋风萧萧秋雨寒,翠襦零落金钿残。岂知后来好事者,重构华亭宿草间。亭前往来车马集,鱼龙烂熳无人识。闲街屈律玉环分,香径萦纡宝钗出。游人歌舞暮不归,青山落日争光辉。香魂夜夜无归处,化作鸳鸯陌上飞。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英声欺人
指非凡人物逞才欺世。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