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虽结少年场,看镜空惊两鬓苍。
我已青冥甘蹭蹬,君今列宿倍辉光。
寸心只自怀三径,尺素何妨枉一行。
多谢南宫故人报,日边消息想能详。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同年林子长郎中》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同年的林子长郎中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对彼此境遇的关切。
诗中的译文如下:
功名虽结少年场,
看镜空惊两鬓苍。
我已青冥甘蹭蹬,
君今列宿倍辉光。
寸心只自怀三径,
尺素何妨枉一行。
多谢南宫故人报,
日边消息想能详。
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和林子长郎中在仕途上的不同遭遇来表达情感。诗人虽然在年少时已经获得一定的功名,但回望镜中时,却发现自己的两鬓已经苍老,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与此相对比,诗人称赞林子长郎中在官场上的卓越表现,他的光辉较之诗人倍增。
诗人以自己的境遇来反思人生,他心中只怀揣着几个小小的愿望,而这些愿望又何妨只是空想一场。最后,诗人感谢南宫(指林子长郎中)将一些消息传达给他,他期待从日边传来的消息能够更加详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境遇的关切。通过对自身和他人的对比,诗人展示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交往的珍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