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察院三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05:09诗人:白玉蟾 |  朝代: 宋代 |  21

黄金台逈鸳鸿集,碧玉壶深日月长。
大隐从来在朝市,谪仙况复富文章。

作者介绍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寄王察院三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理想生活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黄金台逈鸳鸿集,
碧玉壶深日月长。
大隐从来在朝市,
谪仙况复富文章。

译文:
黄金台上远离鸳鸿而居,
碧玉壶深处日月长。
大隐士从来就存在于官场,
被贬谪的仙人何况还能富有文采。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诗中的黄金台和碧玉壶都是隐居的象征。黄金台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鸳鸿在那里聚集,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碧玉壶则是一个深邃的地方,日月的流转在那里变得更加缓慢,象征着时间的延长和隐逸的生活。诗人认为真正的隐士应该能够在繁华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清高,他们并不需要真正的隐居,而是可以在官场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高尚的品质。即使被贬谪,他们依然可以通过才华和文采脱颖而出。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诗人通过黄金台和碧玉壶这两个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隐居者的追求和理想。诗中的“大隐从来在朝市”一句,表明真正的隐士并不需要真正的隐居,而是能够在繁华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独立和高尚的品质。诗人认为,即使被贬谪,也可以通过才华和文采来获取富有和尊严。整首诗意境高远,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与独立的人生态度,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这首诗词展示了白玉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生理想的探寻。它以简洁的语言和象征性的意象,通过对隐居和官场的对比,呈现了一种独立精神和高尚情操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宋代文人士人中是常见的主题,也是白玉蟾作品的特点之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wang-cha-yuan-san-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