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五四将仕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13:31:10诗人:华岳 |  朝代: 宋代 |  16

周田且谓曾占易,商野何尝识梦书。
假使二君无感召,不成终老在樵渔。

作者介绍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王五四将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作者华岳创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周田曾说过自己占卜过易经的事情,
商野从来没有听说过梦中出现过文字。
如果两位士人没有被天命召唤,
就无法成就终老的樵渔生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华岳对士人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周田和商野象征着士人的身份和学识,而易经和梦书则代表着命运和启示。华岳通过对两位士人的比较,表达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生的无常性。他认为,即使是有学识、有才华的士人,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如果没有得到天命的召唤,他们将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只能过着平庸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士人的命运之谜。作者通过对周田和商野的对比,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念:人的命运往往是超出个人能力和努力所能掌控的。华岳以易经和梦书作为象征,突出了命运和启示的力量,强调了命运对于个人人生的决定性作用。

诗词中的“终老在樵渔”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士人无法实现自己志向的遗憾和无奈。樵渔生活代表着平凡、庸俗的生活,与士人的追求和理想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词中的命运观念,让读者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力量有所感悟。

华岳以简练的语言和明确的意象,让诗词的意义深入人心。他通过对士人命运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个人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词虽然字数不多,但通过精练的表达和意象的运用,传递出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展示了宋代士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索。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wang-wu-si-jiang-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