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1 04:31:02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8

当时交友都无几,欲问懽娱亦异今。
花接上林新木变,水分清洛旧池深。
嵯峨嵩色云常在,窈窕宫墙草又侵。
修竹千竿白家寺,昔年题处可能寻。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诗词:《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

当时交友都无几,
欲问欢娱亦异今。
花接上林新木变,
水分清洛旧池深。
嵯峨嵩色云常在,
窈窕宫墙草又侵。
修竹千竿白家寺,
昔年题处可能寻。

中文译文:
当时结交朋友的机会很少,
想要询问快乐和娱乐也与现在不同。
花儿接连开放在上林,新的树木已经脱变,
水从清洛河流入旧池中,深不见底。
嵯峨的山峰和嵩色的云常常在那里,
美丽的宫墙上的青草又侵蚀了。
修竹的千竿生长在白家寺,
昔年曾经题字的地方或许还能找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梅尧臣所作,他是一位官员。这首诗的题材是怀旧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友谊的思念。诗人感叹当时结交朋友的机会很少,与现在相比,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大不相同。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逝去的岁月和友谊的怀念,同时也借此抒发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诗中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描述了花朵接连绽放在上林,新的树木已经脱变,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变迁。水从清洛河流入旧池中,深不见底,给人以深远和无边无际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思绪相呼应。

接下来,诗人以嵯峨的山峰和嵩色的云为象征,意味着它们永远存在于那里,而宫墙上的青草却不断地蔓延,象征着时光的侵蚀和岁月的更迭。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最后两句描述了修竹千竿生长在白家寺,诗人认为在那个地方过去曾经题字的地方或许还能找到。这是诗人寄托对过去友谊和回忆的希望,希望能够寻找到曾经的那份情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时光的变迁和友谊的珍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友谊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主题。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富有感叹和思考的情景,使人们深入思考时间和人际关系的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xi-jing-tong-pan-song-ci-dao-xue-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