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彦博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28:36诗人:李流谦 |  朝代: 宋代 |  17

世途今若此,吾道竟何如。
学古疑无用,谋身忌太疎。
引杯空慷慨,看镜独踌躇。
千万胸中语,因人略寄书。

作者介绍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寄彦博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世途今若此,吾道竟何如。
学古疑无用,谋身忌太疎。
引杯空慷慨,看镜独踌躇。
千万胸中语,因人略寄书。

诗意:
这个时代的世道如此,我的人生之路又该何去何从呢?
学习古人的经验是否无益,谋求自身的发展要避免过于放纵?
举杯畅饮只是虚幻的慷慨,独自对镜思虑良久。
心中有无数的话要说,只能寄托在写给特定人的书信中。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李流谦在宋代时对自身处境和人生抉择的思考和犹豫之情。诗人面对当前世道的变迁和不确定性,对自己的道路和选择产生了疑问。他开始怀疑学习古人的经验是否仍然适用于当下,同时也意识到过于追求个人发展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以引杯畅饮和独自对镜为形象,表现出他内心的激情和犹豫。他举杯畅饮,表面上看似慷慨豪情,但实际上是空洞的,缺乏真正的实质。而独自对镜的镜头则暗示了他内心的独立思考和思虑良久的状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数感慨和思考,但他只能将这些话语通过写给特定人的书信来表达。这充分展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借助书信传递自己的心声和思想的愿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个人抉择和社会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交流和表达的渴望。这些情感和思想在诗词中交织在一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yan-bo-er-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