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湛上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10:01诗人:释智圆 |  朝代: 宋代 |  20

几年辞辇寺,拥衲住云林。
上国归心绝,千峰去梦深。
残经看雪卷,好句听秋吟。
曾有寻高迹,禅房古木阴。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寄湛上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智圆。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辇寺修行多年后离开的心情,以及他对归国的渴望和对禅修生活的思念。

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几年来在辇寺修行的生活。辇寺是一个寺庙的名称,辇指的是车辇,寺庙与车辇相比喻,暗示作者生活在寺庙中。他身披衲衣,居住在云林之中。

诗词的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归国的心灵追求已经消逝殆尽,归国的愿望成为了一种遥远的梦境。千峰去梦深,揭示了作者对离开修行地的思念,千峰指的是山峰,暗示作者所在之处是山岳之间。

在修行的过程中,作者不断阅读经书,而此刻他抬头看雪飘舞,融入了自然景色之中,感受着纯粹而超越尘世的美。残经看雪卷,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敬仰。

好句听秋吟,作者在寂静中聆听秋风吟唱,寄托了对诗句的喜爱和对文学的追求。这句表达了作者在修行中不仅关注禅修,还关注诗词的修养。

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曾经寻找高人的经历,禅房古木阴,禅房指的是修行的地方,古木阴则暗示了岁月的沉淀和智者的庇护。这两句在表达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古老智慧的赞美。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修行中的心路历程和对禅修生活的思考。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写和自然景色的烘托,展现了作者对内心宁静与超越尘世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归国和文学的思念。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zhan-shang-re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