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
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作品评述
《屐子》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詩歌。詩歌以深厚的寓意和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兼具美貌和品德的女子形象。
诗歌的中文译文如下:
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屟红托里。
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
诗歌通过形容女子的容貌来展现她的美丽。她的面容白皙晶莹,微笑时美丽的光彩流转。她身穿白纱绣花的木屐,脚上踏着红色的鞋垫。这些貌似平常的细节却充满了细腻、美好的艺术感受。
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一种讽刺、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南朝天子欠缺风流,没有欣赏到这位美丽女子的品德魅力,而却只注重物质的财富和华丽的外表。作者通过对比,反思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这首诗歌给人以平和、温馨的感受。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美的独特观点。诗中所描述的女子浑然天成,既美丽又有品德,在南朝天子看来却因为自己的眼界狭窄而错过了珍贵的机会。这首诗歌教人们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欣赏美,不要只局限于外在的表象。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ziwi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