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宁庙挽词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1 20:41:56诗人:李曾伯 |  朝代: 宋代 |  26

德化勤三纪,仁声溢九州。
汗衣昭禹俭,昃食轸文忧。
润色恢鸿业,艰难启燕谋。
中兴宗汉庙,端自敬天休。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甲申宁庙挽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李曾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德化勤三纪,
美德辉映千秋,不懈努力已有三纪。这里的三纪可以理解为长时间的努力和奉献。作者表达了对美德的赞美和崇敬。

仁声溢九州。
仁德的声音传遍九州大地。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仁爱之德的广泛传播的期望和赞美。

汗衣昭禹俭,
尽力勤俭,明亮如汗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勤俭节约的推崇,将其比喻为昭示世人的光明。

昃食轸文忧。
即使在饥荒的时候也不忘忧虑百姓。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理政的关切,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润色恢鸿业,
精心修饰伟大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提升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艰难启燕谋。
艰难困苦中启发智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困难面前勇敢面对、寻求解决方案的决心和智慧。

中兴宗汉庙,
振兴宗庙,继承汉朝的光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兴盛和文明传统的传承的追求。

端自敬天休。
端正自己,尊敬天命,让天下安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个人自律和天命尊重的态度,以期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这首诗词通过对美德、仁爱、勤俭、关切、创新、智慧、传承以及个人自律的赞美和追求,表达了李曾伯对国家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关注。通过这些美好的品质和价值观的传承,他呼吁人们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该诗词以简练明快的语言,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作者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期望和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a-shen-ning-miao-wan-ciwjo.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