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分双清岸醉巾,苍头煮药与谁亲。
空烦食指报珍味,阻向歌喉听落尘。
槛外寒花应照户,座中明水定生春。
仙翁莫苦催归旆,不比山斋酒困人。
作者介绍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简孙立之》是宋代郑刚中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没有分别清澈的岸边醉酒的巾,
苍头煮药与谁亲近。
空烦恼地报告食指上的珍味,
阻碍了歌喉听到尘埃的声音。
栏杆外的寒花应该照亮门户,
座中的明水必将孕育春天。
仙翁啊,请不要急着催促归旗,
不像山中的小屋,酒使人困倦。
诗意:
《简孙立之》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画面。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笔触,展现了郑刚中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感悟。诗的开头"无分双清岸醉巾",通过"无分"表达了对于清澈自然之美的追求,"双清岸"则暗示了对于完美境界的向往。接着,诗人以"苍头煮药与谁亲"表现了对于尘世间琐事的疏离,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与高尚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空烦食指报珍味,阻向歌喉听落尘"揭示了现实社会对于物质享受的热衷和对于精神追求的阻碍。诗人以"食指报珍味"抨击了对于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阻向歌喉听落尘"则表达了对于纷扰喧嚣世俗之声的厌倦。
诗的后半部分"槛外寒花应照户,座中明水定生春"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槛外寒花"以寒花照亮门户的形象,表达了自然之美的清新与生机。"座中明水"则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明澈,"定生春"则带给读者希望与美好的预感。
最后两句"仙翁莫苦催归旆,不比山斋酒困人"是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境界的劝诫。"仙翁"代表了高尚的道德风范,"催归旆"则暗示了追求名利的无益。"不比山斋酒困人"则表达了追求物质享受的枯燥乏味,与开头的"苍头煮药与谁亲"形成了呼应。
《简孙立之》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揭示了作者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思考和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