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官告。
一百五年村父老。
更莫惊疑。
刚道人生七十稀。
使君喜见。
恰限华堂开寿宴。
问寿如何。
百代儿孙拥太婆。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减字木兰花》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昨天朝廷传达了消息,乡村老人已经一百五十岁。不要再惊疑了,人的寿命本来就很稀少。使君高兴地见到了这个消息,恰好在华堂上举办寿宴,问寿如何。百代的子孙围绕着太婆。
诗意:
这首诗以减字的形式表达了对长寿和人生的思考。作者以昨天朝廷传达的消息为起点,提到了乡村的老人已经活到了一百五十岁,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罕见的。然后,作者通过提到人生七十稀来暗示人的寿命本来就很有限。接下来,他描述了使君高兴地听到这个消息,并在华堂上举办盛大的寿宴,以庆祝长寿。最后一句“百代的子孙围绕着太婆”表达了太婆的幸福和被爱戴的境地。
赏析:
《减字木兰花》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减字的形式展示了作者对长寿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木兰花象征着长寿和幸福,与使君寿宴的场景相呼应。诗人在表达长寿的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生命的稀少和短暂。整首诗词通过对人生和寿命的反思,呈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珍爱和对幸福的追求的情感。同时,诗中的使君和百代儿孙围绕太婆的描绘,展示了家庭的团聚和对长辈的尊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和亲情的价值观。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被广泛赏识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