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引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3:49:06诗人:李治 |  朝代: 元代 |  体裁: 江梅 |  25

陌头杨柳恨春迟。
被寒欺。
淡依依。
瘦损王孙,青琐小腰围。
墙外琼枝空照影,翠娥敛,游丝百丈飞。
燕归雁归书问寂。
月细风尖供怨笛。
玉骨成灰圣得回,梦里音容,良是觉来非。
多少江州司马泪。
断肠曲,河声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江梅引·陌头杨柳恨春迟》是元代李治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抒发了杨柳因寒冷气候而怨恨春天来临缓慢的情感。诗人通过极富意境的描写,展示了杨柳的凄凉与孤寂。

诗词中的意象和诗意主要集中在杨柳身上。诗中的杨柳被寒冷所欺凌,显得黯淡无神,犹如瘦弱的王孙,腰围也变得细小。在墙外,阳光照射下的琼枝只映照出空虚的影子,翠娥也收敛了美丽的姿态,游丝则随风飞舞。当燕子和雁儿归来时,书中的寂静向他们询问,月光和细风的声音则化为怨恨的笛声。即使玉骨成灰,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宁,只有在梦中才能感受到音容。最后,诗人提到许多江州司马(指官员)为此流下了悲伤的泪水,心碎的曲调和河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杨柳的凋零与孤寂,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缓慢的痛苦感受。杨柳作为春天的象征,在诗中成为了寒冷与孤寂的代表,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落。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展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词以凄凉的情绪为主线,令人感受到一种哀怨的美。

这首诗词的赏析主要在于其凄凉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通过对杨柳的描写,诗人以寒冷的春季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意象和形象描写极具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杨柳的凄凉和作者的哀伤。整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情感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回味无穷。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ang-mei-yin8z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