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遇雷雨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23:02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4

雷从燕尾来,雨到江心急。
挂帆中路时,望浦前舟入。
声喧釜豆裂,点疾盎蠒立。
荡摇鱼鳖腥,恐惧儿女泣。
稍闻人好语,出顾岸已及。
芦洲有同行,言唁气吸吸。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江上遇雷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雷从燕尾来,
雨到江心急。
挂帆中路时,
望浦前舟入。
声喧釜豆裂,
点疾盎蠒立。
荡摇鱼鳖腥,
恐惧儿女泣。
稍闻人好语,
出顾岸已及。
芦洲有同行,
言唁气吸吸。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上遇到雷雨的场景。雷声从天空传来,雨势急促地落在江心。在船行中,作者望见前方的渡口有船要进来。雷声震耳欲聋,豆釜的声音都被震裂了,雨点打在盎蠒(古代盛食物的容器)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风浪荡漾,江水中弥漫着鱼鳖的腥味,这让儿女们感到害怕而哭泣。稍微听到别人的安慰话语,作者已经来到江岸边。在芦洲上也有行人,他们互相问候,彼此的气息交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遇到雷雨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雷雨来临时的景象给人以震撼和恐惧感,雷声震耳欲聋,雨势急促,形容得十分生动。诗中的细节描写也十分传神,雷声震裂了豆釜,雨点敲击在盎蠒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表现出自然界的力量和声音的冲击力。而江水中的风浪和鱼鳖的腥味,则给人以真实感和沉浸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最后,作者以芦洲上的行人互相问候和气息交融作为结尾,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受,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ang-shang-yu-lei-y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