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京师留别亲友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0 13:22:07诗人:张蠙 |  朝代: 唐代 |  8

达命何劳问,西游且自期。
至公如有日,知我岂无时。
野迥蝉相答,堤长柳对垂。
酣歌一举袂,明发不堪思。

作者介绍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作品评述

诗词:《将之京师留别亲友》

达命何劳问,
西游且自期。
至公如有日,
知我岂无时。
野迥蝉相答,
堤长柳对垂。
酣歌一举袂,
明发不堪思。

译文:
别了亲友,何需问及去向,
西行自有期限。
才华卓越像阳光一样冉冉升起,
明白理解我,怎能没有时间。
野外鸣蝉互相回答,
堤岸上垂柳低垂。
尽情高歌,挥舞袖子,
离别明亮,不胜思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了张蠙告别亲友前往京城的情景。诗人将自己与阳光相比喻,表示自己的才华将会像太阳一样升起来,因此至公的人们会明白他并不是没有时间。诗人用蝉的鸣叫和堤岸上垂下的柳树来形容离别的情景,表达了他的心情。最后,他酣歌一曲,明亮的离去令人难以忘怀。整首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ang-zhi-jing-shi-liu-bie-qin-y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