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5:10:09诗人:杜牧 |  朝代: 唐代 |  23

始发碧江口,旷然谐远心。
风清舟在鉴,日落水浮金。
瓜步逢潮信,台城过雁音。
故乡何处是,云外即乔林。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金陵》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他离开故乡金陵(现在的南京市)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从碧江口起航,心中感叹无边遥远。
清风拂面,船只投影在水中,夕阳西下,水面泛起金色波光。
走过瓜步,听见涨潮的声音,经过台城,迎来雁的呼唤。
故乡在哪儿呢?就在云海之外,那里有著名的乔林。

《金陵》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的感叹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词以写景的方式,将离开故乡的心情融入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开头几句描写了离开故乡后的远行之感,令人联想到作者漂泊在外的心境。接着通过描写清风拂面和船只在水面上的倒影,以及夕阳下金色波光的景象,构建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瓜步和台城的描写则增添了一丝乡愁,使诗词更具情感色彩。最后一句“故乡何处是,云外即乔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将故乡视为一种宁静和遥远的存在。

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描写细腻,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夕阳、水面、船只等意象,以及清风、涨潮、雁音等声音效果,增添了诗词的艺术感和美学价值。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思乡之苦。全诗淡雅、意境高远,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情追忆和对人生的困惑感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n-lingk9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