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绝江观桃,座间和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4:59:13诗人:刘辰翁 |  朝代: 宋代 |  体裁: 金缕曲 |  15

问何年种植。
独成蹊、秾华烂漫,锦开千步。
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
并吹却、道边谢墅。
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
千万恨,寄红雨。
携壶藉草行歌暮。
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
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
更竹里、颠狂崔护。
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
君不见,曲江树。

作者介绍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僕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爲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爲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爲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着由子将孙编爲《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着录爲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爲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爲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爲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金缕曲(绝江观桃,座间和韵)》是宋代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桃花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事物的无奈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问何年种植。独成蹊、秾华烂漫,锦开千步。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并吹却、道边谢墅。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千万恨,寄红雨。携壶藉草行歌暮。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更竹里、颠狂崔护。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君不见,曲江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桃花盛开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和逝去事物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问道:“问何年种植。”他询问桃花是何时种植的,而桃花已经在那独自成蹊的地方繁盛开放,美丽绚烂,如锦绣一般,绵延千步。

接下来,诗人说花下的老人还记得他,但不像曾经赏花的地方那样热闹。他吹走了道边的谢墅,黄四娘的家今天在何处,也飘零,偏偏住在前村。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寄托了千万个恨意,将它们寄托在红雨中。他带着壶和靠草行走,唱着歌曲,度过了傍晚。他记得前一天晚上的深情承诺,停止了饮酒,但是他如何能够扶起他的路呢?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举起一杯酒,看着花浮在杯面上,他不由自主地数起了二三四五。更有崔护在竹林中颠狂。他试着与在场的君子们谈论观赏花朵,但现在他们只能俯仰着回忆过去的时光。

诗的结尾,诗人问道:“君不见,曲江树。”他向君子们表示,你们不曾看到曲江的树。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过去的美好事物的反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

整首诗以描绘桃花为主题,通过描写桃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事物的无奈之情。诗人通过对桃花和过去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易逝的感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n-lv-qu-jue-jiang-guan-tao-zuo-jian-he-yu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