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秋隼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42:27诗人:耿湋 |  朝代: 唐代 |  24

岂悟因罗者,迎霜献紫微。
夕阳分素臆,秋色上花衣。
举翅云天近,回眸燕雀稀。
应随明主意,百中有光辉。

作者介绍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进秋隼》是唐代耿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隼鸟为比喻,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追求。

诗中第一句“岂悟因罗者,迎霜献紫微。”意为:原来因为罗织,我能迎接初霜来献紫薇。罗织是指捕捉猎物的技艺,而迎霜献紫微则是指隼鸟奉献上天帝的德行。诗人自比为进贡之隼,认为自己因为能捕捉猎物而被赋予了特殊使命和荣耀。

接着诗中写道:“夕阳分素臆,秋色上花衣。”此处描绘了夕阳映射在隼鸟身上,使得它的羽毛透露出一种素净之美,同时也让隼鸟拥有了秋天的花的颜色和芬芳。

然后是“举翅云天近,回眸燕雀稀。”这两句表达了隼鸟翱翔于云天之上,回顾间或有几只燕雀相伴,暗示诗人自身高飞的抱负和稀少可贵的伴侣。

最后的两句“应随明主意,百中有光辉。”呼应了诗的开头,意为:我应该随着明主的心意,尽力在百姓中显现光辉。诗人将隼鸟的高昂志向与自己立志为国家为民尽心尽力的决心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明君的忠诚和对自己使命的坚定。

此诗所表达的诗意是诗人以隼鸟为比喻,寓意自己要承担起忠诚和奉献的使命,追求身心上的卓越。隼鸟高飞于云天,无所执著,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精神升华的追求。

整首诗别具一格,以巧妙的隼鸟比喻,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追求,表达了他对忠诚、奉献和卓越的热切渴望。同时,诗中写景的描写也极富于意境和节奏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n-qiu-su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