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清商引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9:48:13诗人:汪元量 |  朝代: 宋代 |  24

玉窗夜静月流光。
拂鸳弦、先奏清商。
天外塞鸿飞呼,群夜渡潇湘。
风回处,戛玉铿金,翩翻作新势,声声字字,历历锵锵。
忽低颦有恨,此意极凄凉。
炉香帘栊正清洒,转调促柱成行。
机籁杂然鸣素手,击碎琳琅。
翠云深梦里昭阳。
此心长。
回顾穷阴绝漠,片影悠扬。
那昭君更苦,香泪湿红裳。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锦瑟清商引》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玉窗夜静月流光。
拂鸳弦、先奏清商。
天外塞鸿飞呼,
群夜渡潇湘。
风回处,戛玉铿金,
翩翻作新势,
声声字字,历历锵锵。
忽低颦有恨,
此意极凄凉。
炉香帘栊正清洒,
转调促柱成行。
机籁杂然鸣素手,
击碎琳琅。
翠云深梦里昭阳。
此心长。
回顾穷阴绝漠,
片影悠扬。
那昭君更苦,
香泪湿红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夜中玉窗下的景象。月光洒在夜空,宁静无声。拨动鸳弦,先奏起悠扬的清商曲。在天空的边际,传来了塞外归来的鸿雁的呼唤,它们群集在夜晚飞越潇湘河。风重新吹拂,弦乐声如玉石相撞,轻盈地演奏出新的旋律,声音清脆悦耳,字句有节奏感,回响不绝。

诗中突然出现了一种低沉忧郁的情绪,表现在低低皱眉之间,似乎有些悲伤和遗憾。这种情感极其凄凉。同时,描写了炉香弥漫,帘栊开启,清新的氛围和转换调子的节奏,加强了整个诗词的表现力。

诗词的结尾描述了一个深深扎根于梦中的昭阳宫,这个心意久久不散。回首过去,充满了一片阴郁和寂寞,只有虚幻的影子在飘荡。昭君更加苦楚,她的红裳被香泪湿透。

这首诗词通过音乐、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描绘,构建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画面,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回顾。同时,通过对昭君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同情。整首诗词以音乐为线索,以音乐的节奏感和意象的对比来表现情感,充满了诗意和韵律之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n-se-qing-shang-yi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