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怀古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12:58诗人:释仲殊 |  朝代: 宋代 |  13

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谢尘嚣。
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
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
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

作者介绍

作品评述

《京口怀古二首》是宋代释仲殊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通过对京口(今南京)古时的兴亡变迁的怀古之情表达了对时光荏苒、人事如梦的感慨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京口(古称京师、京邑)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古城兴亡、岁月流转的深深思索。

首两句“一昨丹阳王气销,尽将豪侈谢尘嚣。”描绘了丹阳王朝的陨落,让豪侈繁华尽化作尘嚣。这暗示着一代王朝的兴盛与衰败,也呈现了时光的流转无常。

接下来两句“衣冠不复宗唐代,父老犹能道晋朝。”传颂着宗唐之世的荣光不再,即使年老的人们仍能忆起晋朝的辉煌。这一句表达了父老辈的记忆中充满了中国历史中较为繁荣的一段时间。

再看前两句“万岁楼边谁唱月,千秋桥上自吹箫。”描述了长时间流传的京口的民间文化,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吟唱者变了,吹箫者变了,但是诗人依旧嗅到了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这一句表达了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

最后两句“青山不与兴亡事,只共垂杨伴海潮。”以自然景物来对比兴亡事。青山作为永恒存在的象征,与人事兴亡无关。只有垂柳与海潮一起,是瞬息万变的。这句表达了人事兴衰的短暂,与宏大的自然相比,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

中文译文:
曾经的丹阳王朝繁华消散,都已化作了尘嚣。往日的美好时光已不复存在,父老仍能传颂晋朝的壮丽。在万岁楼旁,谁曾吟唱过月光;在千秋桥上,则是人们自己吹奏着箫。青山无关兴亡变迁之事,只有垂柳与海潮作伴相随。

这首诗词凝聚着释仲殊对京口古城历史的思念,通过对兴亡变迁的描绘、对古城文化风貌的揭示,表达了对人事如梦、时光匆匆的感慨之情。同时,以自然景物对比人事兴衰的方式,表达了人类事务的短暂无常与大自然恒久不变的对比,让人感叹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ng-kou-huai-gu-er-shouhi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