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自我身。
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湓草宁殊渭北春。
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九江春望
淼茫积水非吾土,
飘泊浮萍自我身。
身外信缘为活计,
眼前随事觅交亲。
炉烟岂异终南色,
湓草宁殊渭北春。
此地何妨便终老,
譬如元是九江人。
中文译文:
广阔的水面不是我的故土,
漂泊的浮萍自己为伴。
除了赚钱以外没有其他牵绊,
眼前只追求事务上的朋友。
炉烟并不比终南山的颜色差,
九江的小草也不输渭北的春天。
在这里过一辈子又何妨,
就像我本来就是九江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身世的无常和漂泊的心境。诗人用“淼茫积水”和“飘泊浮萍”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意为无所依托,随波逐流。他把信仰和追求限于眼前利益上的俗世之中,无法拥有真正的交情和朋友,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诗中的“炉烟”和“湓草”分别代表终南山和渭北的春天,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家乡九江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适应和心态的平和。他认为在这里度过一生也没有关系,仿佛自己一直都是九江人一样,融入了这个地方。诗人在漂泊中寻找归宿,表达了对于安稳寂静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整首诗词表现了诗人内心孤独、忧伤和寄托于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