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暮春书事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1:47:49诗人:曹松 |  朝代: 唐代 |  21

杨柳城初锁,轮蹄息去踪。
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峰。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

作者介绍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九江暮春书事》是唐代诗人曹松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九江城春天的景象,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杨柳城初锁,轮蹄息去踪。
春流无旧岸,夜色失诸峰。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和诗意的解读:

这首诗写的是九江城的春天景色。诗的开头描绘了杨柳城的形态,用“杨柳城初锁”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来临时杨柳初生的样子,城中的景色被描绘成杨柳缓缓展开的景象。接着,诗人以“轮蹄息去踪”来暗示春天的到来使得冬季的繁忙渐渐消失,繁忙的景象逐渐远去。

随后,诗人转向描绘九江城的水流,用“春流无旧岸”来形容春天的水流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河岸。这里可以看出春天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改变了往日的景色。夜色逐渐降临,却再也看不到昔日的高山,用“夜色失诸峰”来表达夜晚的幽静和看不到山峰的遗憾。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夜晚渔火的情景,用“影动渔边火”来形容渔民的渔火在夜晚闪烁,映射出水中的倒影,给夜晚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亮。再用“声迟话后钟”,来形容人们的对话声在夜晚中不断延续,点缀着夜晚的宁静。

最后两句“明朝回去雁,谁向北郊逢”,表达了春天到来之后,迁徙的候鸟又将飞回南方,而留在九江城的人们则期待着明天带来的美好。整首诗词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温暖和美好的向往。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u-jiang-mu-chun-shu-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