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把菊望青榼,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不弹墙头白项鸦。
寿春城高枕淮水,绿蒲疏疏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帽坠山风破一舟。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九日次寿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人把菊望青榼,
今我持酒无黄花。
自催屋里红鳞脍,
不弹墙头白项鸦。
寿春城高枕淮水,
绿蒲疏疏暮帆起。
登临不学孟参军,
帽坠山风破一舟。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寿州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身境遇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了过去的人们在九月时赏菊花,而现在的他却只能空手举酒,没有黄色的菊花相伴。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接着,诗人提到了自己屋里的红鳞脍(一种鱼肉),而不是墙头的白项鸦(一种鸟)。这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他过去的荣华已经消逝,现在只能在家中自娱自乐。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寿州城高耸于淮水之上,绿蒲丛生,暮帆起航的景象。这里的描写展示了寿州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效仿孟参军(指孟浩然,唐代诗人),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宁愿在山风中失去帽子,破坏一艘船。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和对世俗功名的抗拒。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思考,同时展示了寿州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和对世俗功名的态度。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u-ri-ci-shou-zho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