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鞫狱茶山广教院遣兴一绝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2:07:40诗人:喻良能 |  朝代: 宋代 |  9

牧之秋浦峰头饮,王勃南昌阁上吟。
千古胜游谁复继,只今重九欠登临。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九日鞫狱茶山广教院遣兴一绝》是宋代喻良能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牧场的秋天,我站在浦峰的山头畅饮,
仿佛王勃在南昌阁上吟诵。
千古的胜游事迹,谁能再继承,
如今重九却少了攀登之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站在浦峰的山头,品尝着茶山的美味。他回忆起古代著名诗人王勃在南昌阁上吟诵的场景,感叹千古胜游的壮丽景观,但却遗憾地发现如今在重阳节这一重要的登山日,很少有人再去攀登山峰。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牧场的秋天和浦峰山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同时,诗人以王勃的南昌阁吟诵为引子,将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诗中的"千古胜游"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登山胜地和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和传统文化的追求。然而,诗人却感叹只今之世,登山的人少了,这种传统和精神已经逐渐消失,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变迁的忧虑和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呼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它让人们反思当代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流失,同时也激励人们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u-ri-ju-yu-cha-shan-guang-jiao-yuan-qian-x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