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融堂池上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5 23:32:06诗人:钱时 |  朝代: 宋代 |  11

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
冉冉隔墙风不断,夜深和月倚栏干。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九日融堂池上》是宋代诗人钱时所作,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景色。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岩花不趁中秋约,
篱菊齐供九日看。
冉冉隔墙风不断,
夜深和月倚栏干。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夜晚景色。诗人描述了岩花不顾中秋之约,而开放在池塘上;篱笆旁的菊花也一同盛开,供人们欣赏九日之久。微风轻轻吹过篱笆,夜深人静,诗人倚着栏杆欣赏着夜空中挂着的明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秋日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岩花和篱菊的盛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秋日夜晚的画面。诗中的"冉冉隔墙风不断"表达了微风轻拂的感觉,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夜深人静时,诗人靠着栏杆,凝望着高悬的明月,与月互相倾诉心事,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思索的情绪。

整首诗词以描写景色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秋日夜晚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准确的用词,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秋夜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赞美和与自然融合的愿望,使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与大自然相融合的美好感受。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u-ri-rong-tang-chi-sh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