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雨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4:11:39诗人:虞俦 |  朝代: 宋代 |  16

满城风雨不禁秋,宁是先生懒出游。
采菊未成三径约,看囊尚有一钱留。
催租有底关诗思,落帽何妨付酒舟。
今岁重阳还是客,湖山信美岂吾州。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九日雨》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风雨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宁愿宅在家中而不愿外出游玩的心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满城风雨不禁秋,
宁是先生懒出游。
采菊未成三径约,
看囊尚有一钱留。
催租有底关诗思,
落帽何妨付酒舟。
今岁重阳还是客,
湖山信美岂吾州。

诗意:
《九日雨》以风雨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满城雨水的萧瑟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宁愿宅在家中而不愿外出游玩的心情。诗中提到了采菊和看囊,暗示了诗人曾经有采菊和游玩的计划,但因为天气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实现。诗人面对秋雨淋湿了的囊篮,内心依然保持着一钱的节俭,体现了他的淡泊之情。在催促租金的压力下,诗人并不畏惧,宁愿将自己的帽子落在船上,也要付出一杯酒的代价,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觉得湖山之美并不属于自己的州县,有着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之情。

赏析:
《九日雨》通过描绘风雨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秋雨的感慨和内心的回响,表达了一种宅居的闲适和淡泊情怀。诗中的宅居意象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财富的淡薄追求。诗人以质朴的语言和朴实的意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体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静谧的心灵触动。

这首诗词通过对风雨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宅居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态。它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深邃,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词的美在于它的意境和情感,通过与读者的共鸣,唤起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感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u-ri-yukm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