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少陵老,梓州九日诗。
朝廷入梦想,弟妹天一涯。
我亦困羇旅,千古同其悲。
不忍嗅新菊,惟思咏江蓠。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九日》是宋代诗人杨冠卿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乡别土的悲凉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日》中文译文:
凄凉的是少陵老,
梓州的九月的诗。
朝廷的入梦想,
弟妹在遥远的地方。
我也是困于旅途,
千古的人同样悲伤。
不忍心闻新鲜的菊花,
只想念咏江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凄凉的笔触描绘了少陵老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故乡梓州的思念之情。"九日"指的是九月,正是离别之时。诗人提到自己身处陌生之地,但他并不孤独,因为千古以来,许多人都经历过离乡背井的痛苦,与他有着同样的悲伤。诗人心中对新鲜的菊花没有兴趣,而是思念家乡的江莲,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乡别土的伤感情怀。诗人将个人的离乡之苦与历史上无数离乡者的悲愤相结合,以此突出离乡的普遍性和离愁的共鸣。通过对菊花和江莲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之感。
整首诗写意深沉,言简意赅,通过简洁的描述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离乡别土的悲凉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离情别绪,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旅途生活的困惑之情,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情感共通性。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iu-ril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