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随岫远,{氵亹}{氵亹}浸沙寒。
万古去不极,几人来此看。
放乎知有本,逝者若为难。
瞪目斜阳里,双鸥下碧澜。
作者介绍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巖(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参军。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累迁监察御史。以劾郑清之,出爲江东提点刑狱。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知宁国府。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五年卒,年六十四,謚清献。有《清献集》十九卷。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集》(简称名贤集)。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九月二十六日观水》是宋代杜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水景,通过对水流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人事如水,光阴易逝的主题。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月二十六日观水
滔滔随岫远,{氵亹}{氵亹}浸沙寒。
万古去不极,几人来此看。
放乎知有本,逝者若为难。
瞪目斜阳里,双鸥下碧澜。
译文:
水流滔滔,随着山岭远去,润湿着沙滩,凛冽的寒意中。
时间的长河流逝无尽,过去的岁月无法穷尽,几个人来到这里观赏。
释放心灵,知道水源的根本,离去的人仿佛有些不舍。
凝视着夕阳倾斜的景象,两只鸥鸟降落在碧波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观赏水流为主题,通过对水的描绘,传达了生命和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的真实感受。诗人通过观察水流的持续奔流,感慨万古如水,时光如梭,无法止息。他提到有几个人来到这里观看水景,暗示人们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感到惋惜和不舍。
诗词中的"放乎知有本"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释放心灵,认识到生命的根本和本质,对逝去的岁月有所领悟。"逝者若为难"则表达了对已逝去的人们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描述了夕阳西斜的景象,以及两只鸥鸟降落在碧波之中,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宁静和美感。
这首诗通过对水流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慨。诗词以清新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使人们在欣赏水景的同时也对生命的珍贵和时光的宝贵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