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疎条叶未空,忽惊冰靥照霜负。
秋来心事谁能领,不向篱边数菊丛。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九月梅花》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的梅花,叶稀疏而条枝未完全开放,
突然惊讶地发现一片冰霜倒映着梅花。
秋天来临,心中的烦恼谁能理解,
不再去数那篱边的菊花丛。
诗意:
这首诗以九月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梅花叶子稀疏,条枝还未完全开放,正值秋季。然而,诗人突然发现梅花上结了一层冰霜,给人以惊喜之感。这种景象唤起了诗人心中的烦恼,他感叹秋天的来临,并思考自己的心事。最后,诗人表示不再去数那篱边的菊花丛,暗示他不再将目光局限于外界的事物,而是更多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赏析:
《九月梅花》以描绘梅花和表达诗人情感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呈现出秋天的凄凉和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梅花作为寒冷季节的花卉,奇特地结着冰霜,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这一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烦恼形成了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诗人表达了不再关注外界的事物,将目光转向内心的态度,体现了对自我思考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独特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让读者也能通过梅花的形象和情感的表达,感受到诗人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