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秋来怯夜寒,不辞泥水为杯盘。
殷勤惧醉有深意,愁到醒时灯火阑。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作品评述
《惧醉(答卢子蒙)》
闻道秋来怯夜寒,
Not being afraid of the cold night in autumn,
不辞泥水为杯盘。
Being willing to make cups and plates from mud and water.
殷勤惧醉有深意,
The meticulousness of fearing drunkenness holds profound meaning,
愁到醒时灯火阑。
The sorrow lingers until awakening when the lamp is extinguished.
译文:
我听说秋天来了,我不怕寒冷的夜晚,
我愿意用泥土和水制作杯子和盘子。
对于惧怕喝醉有着深远的意义,
担心的忧愁一直持续到醒来时,灯火已灭。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晚秋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无畏寒冷、殷勤招待他人的品质,以及对于醉酒的忧虑与戒备。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感慨的思考和对于善待他人的价值观。
赏析:
《惧醉(答卢子蒙)》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诗中的“闻道秋来怯夜寒,不辞泥水为杯盘”意味着诗人不畏寒冷,愿意勤劳努力为他人提供温暖和招待。而“殷勤惧醉有深意,愁到醒时灯火阑”则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度放纵和醉酒的忧虑和顾虑,以及对于清醒时思绪纷杂的困扰。通过对于两种态度的对比,诗人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善待他人的重要性的认识。
整首诗以简练而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人情、人性和自我意识的深刻思考。在寥寥数语中,诗人展现了他对于人生道德和价值的关注,以及对于人情冷暖的敏感和对于自己内心的思考。此诗既具有纵深的内涵,又给人以启示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