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4 07:44:58诗人:钱易 |  朝代: 宋代 |  11

莫叹鬓如雪,且教心似灰。

作者介绍

钱易(九六八~一○二六),字希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倧子,钱昆弟。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举进士,不第,时年二十五(《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三、《宋史》本传误作年十七)。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登进士第,年三十二(《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七《钱公自述》)。补濠州团练推官。改通判蕲州。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通判信州。改直集贤院。迁判三司磨勘司。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累迁翰林学士。仁宗天圣四年卒(《学士年表》),年五十九(《隆平集》卷一四)。有《金闺集》六十卷、《瀛州集》五十卷、《西垣集》三十卷、《内制集》二十卷等(同上书),已佚。《宋史》卷三一七有传。今从明抄本《古今岁时杂咏》(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辑录诗十九首。

作品评述

《句》是宋代钱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莫叹鬓如雪,且教心似灰。
白发虽然衰老,但让内心坚毅如灰烬。

诗意:
这首诗以“鬓如雪”和“心似灰”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苦难的思考。诗人以自己的白发来象征衰老,用灰烬来比喻内心的沉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词句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描写人的外貌和内心,诗人通过对比来强调内心的坚强与沉稳。诗中的“鬓如雪”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老去的不可抗拒,而“心似灰”的比喻则反映了内心的坚定和淡然,它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平静和冷静。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呼吁人们在面对世间的困难和变化时,能够坚定内心,保持冷静,接受生活的残酷和无情。

整首诗词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四言句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简洁有力的表达,诗词传达了深刻的思考和哲理,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u5ws.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