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气与山为态度,月华借水作精神。
作者介绍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王铚创作的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气与山为态度,
月华借水作精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思考。云和山被描绘成一种态度,象征着它们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月光借助水面的映照,以一种精神的形式呈现出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独特观察和感受。首句中,云气和山被赋予了一种态度,暗示它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云与山的态度可能指代它们在天空和大地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传递的某种情感或意义。这种抽象的表达方式使诗词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
第二句中,月光借助水面的映照,展现出一种精神的存在。这里的月光可能象征着美好、纯洁或灵感,而水则代表着承载和传递的媒介。通过水的借助,月光的精神意义得以体现和传达。
整首诗词充满了抽象的意象和哲思。作者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自然界的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联系。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流畅,给人一种闲适、超脱的感觉。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思考,同时也被引导去思考生活中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