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3:06:16诗人:杨适 |  朝代: 宋代 |  20

尖头奴有五兄弟,十八公生四客卿。
过我书斋无一事,似应终日待陶泓。

作者介绍

杨适,字安道,慈溪(今属余姚大隐)人,人称“大隐先生”,宋代学者、教育家,庆历五先生之一。

杨适的生平

  早年隐居大隐山,以县学教师为业,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行义闻名乡里,人称大隐先生,自署慈川逸民。宋庆历年间(1041—1048),明州太守荐为遗逸,不就。嘉祐六年(1061年),以荐授将仕郎,又试太学助教,皆不赴。与楼郁、杜醇、王致、王说聚鄞县妙音书院,立孔子像,讲贯经史,学者尊为宗主,开四明讲学风气。其后5人又各创书院,收聚生徒,历30余年,弟子甚众,世称庆历五先生。

  明律历,晓兵法,隐居于大隐山,人称大隐先生。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以行义闻于乡里。以文学行义闻于乡里,人皆不敢道其姓名,以先生目之。嘉祐六年(1061)以荐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不赴。享年七十六。熙宁二年(1069)以前卒。事迹参《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翼》卷三六。《全宋词》据《宝庆四明志》录存其词1首。

  当年范仲淹任越郡太守时,欲见焉。杨适到了其府上时仍不有所求。邂后,又与另一著名词人林逋、同郡王致等交为挚友;在钱塘太守钱公辅等人的推荐之下,仁宗时诏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职。仍不受,辞而归山林焉。去世时县令特命以“大隐先生”号之。

作品评述

诗词:《绝句》
朝代:宋代
作者:杨适

尖头奴有五兄弟,
十八公生四客卿。
过我书斋无一事,
似应终日待陶泓。

中文译文:

奴仆中有五个兄弟,
后妃生了四位贵族。
他们途径我的书斋,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仿佛整天都在等待陶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主人公杨适的书斋周围,有一群奴仆和宫女,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份特殊的关系。

首句中的“尖头奴”指的是奴仆,这里用独特的形容词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形象。接着,诗人描述了这些奴仆的家族情况,有五个兄弟,而宫女也有四位贵族的身份。

第三句表明,尽管这些人常常途径杨适的书斋,但却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他们去做。这句诗针对的是传统社会等级制度下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对称,勾勒出了尊贵与平凡之间的距离。

最后一句,诗人提到了陶泓,他是一位文人,并且在同一时代和地区与诗人生活。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提醒我们在文人世界中,即使是普通的奴仆和宫女,也可能因为贵族的身份而填补了时间。这个对比揭示出宫廷和文人社交圈的不同世界,以及这种不对等关系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和鲜明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等级制度和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思考和触动。同时,也从中反思了文人世界的虚浮和不现实的一面。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ue-ju6kf.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