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7:59:39诗人:杨适 |  朝代: 宋代 |  14

春草隔溪看。

作者介绍

杨适,字安道,慈溪(今属余姚大隐)人,人称“大隐先生”,宋代学者、教育家,庆历五先生之一。

杨适的生平

  早年隐居大隐山,以县学教师为业,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行义闻名乡里,人称大隐先生,自署慈川逸民。宋庆历年间(1041—1048),明州太守荐为遗逸,不就。嘉祐六年(1061年),以荐授将仕郎,又试太学助教,皆不赴。与楼郁、杜醇、王致、王说聚鄞县妙音书院,立孔子像,讲贯经史,学者尊为宗主,开四明讲学风气。其后5人又各创书院,收聚生徒,历30余年,弟子甚众,世称庆历五先生。

  明律历,晓兵法,隐居于大隐山,人称大隐先生。为人淳厚忠介,议论持平,以行义闻于乡里。以文学行义闻于乡里,人皆不敢道其姓名,以先生目之。嘉祐六年(1061)以荐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不赴。享年七十六。熙宁二年(1069)以前卒。事迹参《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翼》卷三六。《全宋词》据《宝庆四明志》录存其词1首。

  当年范仲淹任越郡太守时,欲见焉。杨适到了其府上时仍不有所求。邂后,又与另一著名词人林逋、同郡王致等交为挚友;在钱塘太守钱公辅等人的推荐之下,仁宗时诏授“将仕郎、试太学助教”职。仍不受,辞而归山林焉。去世时县令特命以“大隐先生”号之。

作品评述



春草隔溪看,
句断碧云端。
书生云亦在,
风卷波涛间。

中文译文:

春天的草从溪流的对岸望过去,
句子在碧云的顶端戛然而止。
书生的思绪也在其中,
在风卷起波涛的间隙飘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草木生长茂盛,隔溪可望。诗人用"句"一词暗示了诗句的断续,境界的高远,同时也可理解为语言与思维的升华。在碧云端,句子戛然而止,似乎指向文人面对思绪的挣扎。诗中提到的书生与云,不仅泛指诗人自身,也意味着文人的思考和游走之间的不稳定。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简洁的表达方式,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纷繁的感受。通过"春草隔溪看",表现了距离与近乎,间隔与触摸之间的矛盾感。"句断碧云端"则展示了诗人思绪的迸发,以及超越语言的力量。"书生云亦在,风卷波涛间"则意味着诗人对于知识、思考和感受的追求,以及在纷扰的日常生活中,诗人逐渐形成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简练精巧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思考和追求内心世界的思索。读者可以在欣赏诗中自由感受,并思考自己在纷繁的世界中的位置与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uhj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