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 >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4 03:16:55诗人:陈尧佐 |  朝代: 宋代 |  17

风樵若耶路,霜橘洞庭秋。

作者介绍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爲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歷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爲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爲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

作品评述

《句》是宋代陈尧佐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吹拂着樵夫的衣襟,仿佛是耶路撒冷的风。
霜染上了洞庭湖畔的橘树,正是秋天的气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风、霜、樵夫和橘树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风樵和若耶路撒冷的风相对应,体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向往之情;而霜橘洞庭秋则展示了秋天的景色和气息,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温馨的感觉。

赏析:
1. 对景描写:诗中的风樵和霜橘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展现诗人的情感。风樵若耶路撒冷的风,将樵夫与遥远的地方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未知和远方的向往。霜染洞庭湖畔的橘树,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凄美和忧愁的氛围。

2. 意境交融: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互交融,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3. 淡泊情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诗人淡泊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秋天的感慨,但并没有过多的情感表达,而是以淡然的心境展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风、霜、樵夫和橘树的描写,展示了秋天景色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以淡泊的情怀和简洁的语言,传递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生活的领悟,给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感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juq8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