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身何所似,丈室老维摩。
茅屋地炉小,荒园树叶多。
移窗就梅影,晒草补渔蓑。
似此宁辞苦,边寒尚枕戈。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开炉节赋》是宋代薛嵎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生活琐事为主题,通过对闲暇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闲身何所似,丈室老维摩。
茅屋地炉小,荒园树叶多。
移窗就梅影,晒草补渔蓑。
似此宁辞苦,边寒尚枕戈。
诗意:
诗人开始思索:我的闲暇时光可以与什么相比拟呢?我的房子已经年迈得像维摩菩萨一样。茅屋里的火炉很小,荒废的园子上堆满了落叶。我挪动窗户,追逐梅花的倩影,晒干草料,修补钓鱼的蓑衣。我就像这样过着宁静的生活,宁愿忍受困苦,也不惧怕边境的寒冷,时刻准备着战斗。
赏析:
《开炉节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朴素的生活场景。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比喻为维摩菩萨,以此强调自己的生活简单而纯粹。茅屋和小炉象征着质朴的居住环境,荒园和落叶则凸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朴实。诗人通过移窗追逐梅花的倩影、晒草补渔蓑的描写,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宁愿忍受困苦、坚守边境的意志和勇气。整首诗以自然的描写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坚韧精神的讴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kai-lu-jie-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