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21:10:02诗人:柳永 |  朝代: 宋代 |  体裁: 看花 |  17

玉城金阶舞舜干。
朝野多欢。
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
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态妍。
忍负芳年。
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
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作者介绍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能改斋漫录》卷一六),释褐睦州推官(《石林燕语》卷六)。官至屯田员外郎。善爲歌词,有《乐章集》九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今存三卷。今录诗三首。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玉城金阶舞舜干。
玉城中,金阶上,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朝野多欢。
朝廷和百姓都欢庆。

九衢三市风光丽,
城市的大街小巷繁华美丽,

正万家、急管繁弦。
每家每户都奏乐声声,歌声不断。

凤楼临绮陌,
凤楼建在美丽的街道边,

嘉气非烟。
气氛喜庆,犹如香气弥漫。

雅俗熙熙物态妍。
文雅和俗气一起繁荣热闹,景象美妙。

忍负芳年。
不愿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笑筵歌席连昏昼,
宴会上笑声不断,歌声唱到白天变黑。

任旗亭、斗酒十千。
自由畅饮,盛宴上的酒不计其数。

赏心何处好,
何处能让人心情愉悦,

惟有尊前。
只有在宴会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荣富饶的景象,诗人以描述宴会、热闹的街道和人们的欢庆为主线,展示了宋代社会的繁荣和百姓的安乐。

诗中以“玉城金阶舞舜干”开头,形象地描绘了舜禹及玉城女儿妇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的盛况。

全诗以繁荣的景象、热闹的氛围和欢庆的心情为主题,描绘了当时的盛世景象和民众的喜庆之情。同时,诗中既有雅俗共赏的场景,又有独酌歌笑的宴会,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整首诗增强了读者的愉悦感,体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欢乐氛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和百姓生活的关注,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展现了文化艺术在社会繁荣中的积极作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kan-hua-hui-er-zhi-er.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