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生太极本纯全,七尺身中豁一天。
妙道高深从俗笑,至言微密向谁传。
何须青简书勋业,赖有丹台集圣贤。
诸子但论时世事,令人懒语益思眠。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康子思二诗有问道之意和其韵》
译文:
禀生太极本纯全,
七尺身中豁一天。
妙道高深从俗笑,
至言微密向谁传。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康子思对于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的本性纯净完整,拥有天赋的道德智慧。他说自己身躯七尺,内心却可以开阔到天空般辽远。妙道的高深却被世俗所嘲笑,至理深奥的言辞只能微妙地传达给有缘之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中的康子思认为人类的本性是纯净完整的,每个人内心都蕴藏着道德智慧。他用七尺身躯来象征人的有限形体,却说内心可以开阔到天空,意味着人的内在世界是无限广阔的。诗人认为真正的道理和智慧往往被世俗所忽视和嘲笑,但这并不妨碍它的深奥和珍贵。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承圣贤智慧的尊重,他认为不需要依赖青简或书写功勋,因为有丹台这个集聚圣贤智慧的地方。诗的最后一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厌倦,他觉得一切言论都是无用的,反而增加了思考的负担,希望能够安心地入眠。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和智慧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世俗嘲笑的无奈和对于真理的追求。诗人通过对于人性和世俗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和对于人生意义的追问,给人以深思。